李一丁

发布者:陶垚发布时间:2025-08-25浏览次数:10

李一丁

西部社会治理与智慧服务中心

副教授,硕导

个人简介

博士,研究生导师,中国法学会环境资源法学研究会首批青年学术骨干,中国法学会环境资源法学研究会西部开发法律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,贵州省法学会生态文明法治研究会、环境资源法学研究会副秘书长。 贵州大学第二批学术骨干,获中国法学会环境资源法学研究会2020年年会论文二等奖,上海市法学会2021年第二届国家安全法治征文一等奖。

 

 

科学研究

(一)代表性学术论文

  1、《论生物遗传资源获取和惠益分享机制和知识产权制度》,《河北法学》(CSSCI扩展、北大核心),2016年第1期,《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》2016年第2期转载,独著。

  2、《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改革:现状、问题与立法建议》,《宁夏社会科学》(CSSCI来源、北大核心),2018年第4期,《人大复印资料经济法学·劳动法学》索引转载,独著。

  3、《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权利保障地方法制评述——兼谈<非遗法>的反思与完善》,《东南文化》(CSSCI来源,北大核心),2018年第6期,独著。

  4、《第三方治理二次污染责任的认定:企业环境信用法制化视角的分析》,《中国地质大学学报》(社会科学版,CSSCI来源、北大核心),2019年第2期,独著。

  5、《全球微生物遗传资源获取管制规则动态、中国问题与完善建议》,

  6、《中国科技论坛》(CSSCI来源,北大核心),2019年第11期,独著。

  7、《印度传统知识数据库治理体系动态及启示》,《知识产权》(CSSCI扩展,北大核心),2020年第3期,独著。

  8、《生态环境损害赔偿行政磋商:性质考辩、意蕴功能解读与改进建议》,《河北法学》(CSSCI扩展、北大核心),2020年第7期,独著。

  9、《整体系统观视域下原住居民权利表达》,《东岳论丛》(CSSCI来源、北大核心),2020年第10期,独著。

(二)代表性著作

  1、《生物剽窃:自然和知识的掠夺》,[]纨妲娜·席瓦著,李一丁译,北京:知识产权出版社,2018年第1版,约15万字。

  2、《全球生物遗传资源获取和惠益分享行为指南/示范协议资料汇编》,李一丁编/译,北京: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,2018年第1版,约30万字。

(三)主持课题

  1、《我国履行<名古屋议定书>相关法律问题研究》,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,在研。

  2、《生态环境损害赔偿机制法律适用疑难问题研究》,司法部一般项目,在研。

  3、《传统中医药知识专门权利立法问题研究》,教育部青年项目,已结项。

  此外,还承担贵州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青年项目(2015)、生态环境部(2018)、贵州省生态环境厅(2017)、武汉大学环境法研究所(2017)等委托横向课题若干项(均已结项)。